必赢76net线路的发展历史可追溯到原西安公路学院1978年设立的交通自动控制本科专业,在此基础上于1985年3月独立建系,成立了交通自动控制系,1992年计算机及应用专业并入后更名为交通信息与控制工程系。2000年三校合并后成立信息工程学院,2007年专业学科重组后成立必赢76net线路,至今已有近40年的办学历史。
学院涵盖交通运输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2个一级学科。有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学术学位博士授权点,交通运输(智慧交通信息与控制工程)工程类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有交通运输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2个学术硕士学位授权点,电子信息(控制工程)、交通运输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设有交通运输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是我校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所属二级学科之一,是国家重点学科、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学科。形成了学士、硕士、博士(后)完整的培养体系。
学院设有自动化(含卓越工程师)、机器人工程(“新工科”专业)、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3个本科专业,自动化(含卓越工程师)、机器人工程专业按自动化大类招生。具有交通控制与管理、工业自动化、汽车电子、机器人和智能汽车等专业特色。其中自动化专业2006年被评为陕西省名牌专业,2009年被立项为陕西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2010年入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11年获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2年被教育部列为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017年成为陕西省一流建设专业,2019年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20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点。
学院现有教职工122人,专任教师94人,专任教师中有正高职13人(教授12人,正高工1人),副高级职称49人(副教授38人,其他11人),具有博士学位85人;博士生导师和国际生博导19人,硕士生导师和国际生硕导67人。自动化教学团队2014年获批陕西省教学团队,《自动化实践初步》教学团队2021年获批陕西省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入选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计划1人,陕西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陕西省教学名师3人、陕西省优秀教师1人,必赢76net线路“长安学者”特聘教授1人。另外还聘请校级兼职教授7人、院级兼职教授30余人。
学院拥有一流的教学科研环境,2005年获批电工电子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1年获批“必赢76net线路-中交一公院自动化专业”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014年获批自动化与交通控制工程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5年获批交通信息与控制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018年获批西安市智慧高速公路信息融合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另设有与西门子(Siemens)、英特尔(Intel)、恩智浦等多家企业共建实验室。还与10余家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了教学研究实习基地和实验创新基地。
学院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陕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3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获批陕西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5门,出版专著和教材30余部,其中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1部,教指委规划教材2部。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30余项纵向科研项目和其他纵/横向科研项目200余项,年均科研经费1000余万元;发表SCI检索论文15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80余项。
学院非常注重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积极组织并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大学生科技竞赛和社会实践活动,获批陕西省高等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在校生积极参加国家级、省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获电子设计大赛、智能汽车大赛、中国机器人大赛、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等学科竞赛国家奖励100余项,省部级奖500余项。2021年在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机器人竞赛指数(总排行)中获得A等级,获批“中国机器人大赛”赛事基地。
学院注重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与欧美日韩等国家和地区的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提升了学院的国际化水平。
学院将秉承“弘毅明德笃学创新”的校训和“自强不息、求真务实、团结奋进、追求卓越”的精神,坚持“人才强院、科教兴院、质量立院”的办学理念,优秀校友遍布高校、政府部门、大型企事业单位和华为、中兴、小米、中国电子科技、中国交建、比亚迪等知名企业,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在迈向交通强国、制造强国战略的新征程中,学院将继续瞄准智能交通和智能制造科技前沿,全面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学院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